根据IFR数据,2021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72亿美元,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至217亿美元,至2024年增长至290亿美元,如下图所示。疫情催生了对专业服务应用的新需求,形成初具规模的行业
新兴增长点。抗疫系列机器人成为疫情防控的新生力量,“无接触”的无人配送已成为新焦点,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正不断拓展,推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。
2017-2022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销售额及增速
资料来源:IFR、中国电子学会《2022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》。
2020年,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,医疗、教育、公共服务等领域需求成为主要推动力。在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下,2021年市场增速出现回调,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,以及医疗、公共服务需求的持续旺盛,我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,市场规模及总体占比也将持续增长。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报告,2021年,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49亿美元,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,预计到2024年超过100亿美元。在服务机器人领域,以及建筑、教育领域的需求牵引,中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。2022年,教育、公共服务等领域需求成为服务机器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。根据工信部数据,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103.1亿元,同比增长31.3%,实现利润总额0.7亿元。
图2 2017-2024年我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速
资料来源:IFR、中国电子学会《2022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》。
中国服务机器人智能化相关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具备诞生世界级企业的市场基础和产业基础。
中国电子学会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(2021年)》指出,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不断加快,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与美国处于同等数量级,例如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语音等应用层专利数量快速增长,在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、仿生材料与结构、模块化自重构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,催生出一批创新创业型企业,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水平,中国智能化相关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基本并跑。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进展加快,无论是算法领先性,还是应用场景建设的规模与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,不同于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处于行业追随者位置的境况,在服务机器人领域,中国在市场规模、产业链等方面具备全球竞争优势,未来有望引领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。
本土企业逐渐从初创进入成熟阶段。据亿欧智库统计,2018年至2021年7月,中国服务机器人在资本市场斩获六百余亿融资,2021年1-7月融资频次超百次。服务机器人投资活跃度相较前两年有所复苏。业内企业进入成长阶段,商业模式落地加速,价值逐渐显现,部分头部公司已经成功上市。
点击:阅读转载原文
版权与免责声明:
本网站“行业资讯”板块所刊登文章,若无特别版权声明,均来自网络转载;
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,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;
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。
联系电话:18011840036;邮箱:499708785@qq.com
第31届广州国际食品加工包装机械
及配套设备展览会
The 31st China(Guangzhou)lnternational Food Processing Packaging
Machinery and Equipment Exhibition 2023
2023.6.9-11
广州·广交会展馆
同期活动:第二届大湾区智能包装产业发展大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