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ENGLISH |
|---|
“限塑”、“禁塑”之下,
琳琅满目的生物基、可降解塑料、
层出不穷的纸基材料频繁进入大众视野,
代塑材料迎来最佳红利时期。
亟需环保转型的企业如何选择合适“代塑”方案?
面对纷繁多样的环保新材料,
究竟成本、性能、环境效益优劣差异几何?
如何避免在转型中少走弯路?

为此,我们专访了UPM特种纸纸业高级环境专员王珏,作为2019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青年领军人物,请她为我们一一解答。
王珏:全球禁塑已经持续了很多年,并且一直在收紧加码。
去年1月,中国发布了“史上最严限塑令”,规定到2022年,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,替代产品得到推广,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等。

今年7月,欧盟正式开始实施“海龟标签”,这是2019年欧盟通过的《一次性塑料指令》中一项针对塑料制品的强制法令:所有欧盟国家的饮料杯、香烟、湿巾等卫生用品的包装都必须贴上这一标签,表明产品里含有塑料,希望以此提醒消费者产品中存在塑料,以及废弃处理不当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。

当我们回溯欧盟的相关法令可以发现,从2015年的《循环经济行动计划》到《欧洲塑料战略》、《一次性塑料法令》等等,对塑料的使用、限制都在一步步加强,欧盟通过推广环保新材料、开征塑料税、制定碳中和目标、重新定义塑料范畴等不同方式,力图对塑料的生产、使用、消费、回收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和引导。
►►这些都意味着:品牌商、生产商需要尽快寻找到减少塑料的方法,或是环保的替代材料,跟上最新国内外政策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。

王珏:我们首先要厘清一个问题,“代塑”要解决的塑料污染问题,本质是塑料的大范围泄露、无法被清理、处置的问题。因此,要解决这一问题,理想化的状态可以从环保5R四个方向入手,即:
需要生产者和包装工厂主动减少原生塑料的使用,也需要消费者主动拒绝塑料制品。
需要建设完善的塑料垃圾分类处理系统,难度巨大,投入也巨大,在回收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塑料泄露的问题。
一度流行的可降解塑料,实际上对降解的环境、温度、时间有很高的要求,目前在国内,真正能够投入使用的垃圾填埋降解场还不足100个,加上可降解塑料的一次性使用性和降解残留物也是一种浪费和污染,所以说,可降解塑料的环保性能还是有所欠缺的。欧盟今年发布的新《一次性塑料制品指南》里,也把生物基塑料、可降解塑料、纸塑复合产品列入了塑料的管控范围。所以说,可降解塑料在目前的应用市场上的局限性也是比较大的。
纸张具有天然的可再生、可回收、可生物降解的环保特点,无论是从环保性能、政策法规等方面来说,都更具有可行性和优势。因此,我们比较推荐“以纸代塑”方案。
从目前的应用来看,许多国际品牌也都更倾向于“以纸代塑”的环保方案。
王珏:作为世界领先的森林工业集团,UPM在“以纸代塑”方面拥有更优秀的原材料和更成熟的环保创新技术,确保把纸张可再生、可回收、可生物降解的环保优势发挥到更佳水平。
从可再生的角度来说,UPM纸质产品都是取材于可持续管理的森林,属于可再生资源。UPM在全球所有的森林都100%通过了FSC®/PEFC™森林认证,木材原料的采伐都不会对生态造成不良的影响,可以保证森林生态的持续茂盛。
从可回收的角度来说,UPM旗下所有的纸产品,都达到了EN 643(欧洲标准纸张和纸板回收等级清单)的要求,可以和废纸、纸板一起回收利用。
从可生物降解的角度来看,通过实验,UPM推出的“以纸代塑”白牛皮纸系列索力得™、索力顺™,可以在2-8周内在土壤中自然降解,并且残留物也对环境安全无害。

目前,UPM的“以纸代塑”产品已经在出口欧美的五金件包装、航空餐饮包装、玩具包装方面都有了成功的应用案例,其包装和环保性能均被众多客户认可和称赞。
王珏:从包装行业来看,“以纸代塑”目前还是一个在成长期的方案,其中会涉及到许多承重、阻隔、设计等等问题。纸张属于产业链的上游,只有和设计、生产、加工、包装、物流等等整个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共同合作探索,才能真正将纸质包装的包装性能、环保价值发挥到最大,并把整个“以纸代塑”方案推向成熟和更广应用。

作为优质原纸供应商和知行合一的环保先锋,UPM非常乐于不断积极尝试,期待与产业链伙伴加强合作,将“限塑”背后的环保追求早日实现,赋能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升级。